亲爱的朋友,
安全带之一:接纳“不确定性”,放弃“掌控欲”
你能掌控的:选择一家专业的医院,信任你的医生,严格遵守用药时间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。请为做到这些的自己,点一百个赞。 你无法掌控的:你的卵子对药物的最终反应,你的胚胎在培养皿中的发育潜能,以及那个小生命与你的子宫之间,那点奇妙的“缘分”。
练习“课题分离”。这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。简单说,就是分清楚“什么是我的事,什么是别人的事/老天的事”。“科学地治疗”是你的事,“最终能否着床”是胚胎和概率的事。当你把不属于你的“课题”强行背负在自己身上时,焦虑便产生了。请对自己说:“我已尽我所能,剩下的,我选择臣服与接受。”
对伴侣:因为他无法感同身受,所以你选择“懒得说”,矛盾由此而生。 对亲友:因为怕他们担心或不理解,所以你选择“报喜不报忧”,独自承担所有压力。
主动、清晰地“求助”。
对你的伴侣:如我们之前文章所说,请放弃“他应该懂”的幻想,直接“派发任务”。告诉他:“我需要你陪我去医院”、“我需要你帮我查这个资料”、“我需要你给我一个拥抱”。
对你的“闺蜜团”:在你的朋友中,找到那一两个最能共情、最不“八卦”的,建立你的“情绪安全阀”。告诉她们:“我正在经历一件有点难的事,我可能随时会找你倒倒苦水,你不需要给我建议,只需要听我说就好。”
对你的专业团队:请记住,皇家REP医院的医疗顾问,是你最专业、最可靠的支持者。任何医疗上的困惑和焦虑,都请第一时间告诉我们。
安全带之三:设定“止损点”,看见“退路”
在启程前,就和伴侣进行一次最坦诚的“底线沟通”。
财务止损点:我们可以承受的总预算是多少?
时间止损点:我们给自己多长的时间?两年?三年?
次数止损点:我们最多尝试几次?三次?五次?
方案止损点:如果最终医生判断,我们自己的“种子”确实无法成功,我们是否愿意考虑其他备选方案(如捐赠卵子/精子)?或者,我们是否能够接受并享受一个没有孩子的、同样充满爱的二人世界?